應用

技術

物聯網世界 >> 物聯網新聞 >> 物聯網熱點新聞
企業(yè)注冊個人注冊登錄

“偽裝”的智能家居:炒概念、狂開店,大打價格戰(zhàn)

2019-07-22 09:42 都保杰

導讀:智能家居這門生意褪去科技與智能的外殼后,變得光怪陸離,賺快錢的浮躁心態(tài)正在將所有跟風者裹挾其中,走向一片狼藉。

,智能家居,開店

圖片來自“億歐網”

“銷量大么這東西?”

“肯定大啊,我們中國的智能門鎖普及率還不到10%,市場肯定行?!?/p>

“這款鎖大約多少錢?”

“出廠價650元,現在售價2980元,天貓旗艦店就有賣,電子鎖體、兩級防鋼,安全系數高,非法人員就算把面板撬開也打不開這鎖?!?/p>

一家智能門鎖工廠的招商經理,面對前來咨詢行情的客戶,信誓旦旦地說道,為了打消顧慮,他補充說在深圳和溫州有自主的研發(fā)設計和生產制造、電鍍拋光工廠車間,量大的話提貨價還可以更低,也可以幫忙開模貼牌,產品品質和供貨都有保障。

他不斷強調“我們有自己的廠子”,是想盡量把自己和旁邊一些貼牌的“智能鎖雜牌軍”區(qū)分開來,表明自身作為廠家是專業(yè)的。

因為現如今,市面上的智能鎖從外觀到功能,基本一模一樣。

智能門鎖市場同質化.jpg

而在不遠處的產品展位,還扎堆聚集著一片在行業(yè)中有些知名度的智能鎖廠商和跨界入侵者,包括凱迪仕、亞太天能、耶魯、三星、亞薩合萊、優(yōu)點以及海爾、科徠尼、歐瑞博、螢石等,這些門鎖產品外觀和功能等也都大同小異,僅在材質用料和色澤上略有區(qū)分,偶爾會有幾款帶人臉識別功能,并無多大驚喜。

“今年跨行入局的特別多,做晾衣機的、做板材的、做智能家裝的、做電器的、做安防的、做窗簾的……現在都開始賣指紋鎖,不管是不是鎖商都在做鎖,以前是利潤高量少,現在是量多利潤越來越薄?!?/p>

但這位招商經理并不忌憚什么大牌,他對行業(yè)的理解是“生意是靠人做出來的”,企業(yè)再大,融資再多也得想辦法賺錢,要不就得等死,市場還有90%以上是空白,抓住機會總能分一杯羹。

這樣的局面和場景,如同當下智能家居市場的浮世繪,大家競爭的邊界逐漸模糊,賺錢至上,吃著碗里看著鍋里,整個行業(yè)從單品到整體方案都開始嚴重同質化,新的技術研發(fā)和產品創(chuàng)新越來越不明顯,廠商們深陷其中,卻都吹捧自家產品方案是最好的。

風口下的開店誘惑

熱炒全屋互聯的智能家居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現在幾乎成了所有跟智能家居概念沾邊企業(yè)的標配,無論是智能門鎖廠商、開關面板廠商、傳感器廠商、電器廠商、還是傳統(tǒng)的家居系統(tǒng)集成商,仿佛都是萬能的,只要有賺錢的機會,就沒有不能干的業(yè)務。

在招商環(huán)節(jié),無論是知名廠商還是草根企業(yè),都在極力拓展自己的線下加盟門店數量以求市場規(guī)模效應,有幾種相似的粗獷口徑:1、這是風口,這是方向,市場潛力巨大;2、我們的產品方案中間毛利高,早投入早賺到;3、我們是真的全屋智能,最容易落地;4、交錢加盟開店,總部會有培訓。

這些新興項目天花亂墜般的說辭,讓不少從事傳統(tǒng)家裝行業(yè)或者電器門店類的經營者們?yōu)橹膭?,可以預見的是,接下來智能家居市場會迎來一波密集開店潮,而在同質化競爭的市場背景下,經銷商、加盟商的門店生死,只能看各自的生意開拓能力和經營造化了。

一位優(yōu)點智能的大區(qū)經理介紹,很多人認為優(yōu)點是做智能門鎖的,其實優(yōu)點在發(fā)力線上全屋智能家居生態(tài)產品,從一些單品爆品為主的家電產品入手,比如凈水器,空氣凈化器、臺燈、晾衣架、智能馬桶蓋、電動窗簾等,還有和紅星美凱龍合資的智能廚房品牌優(yōu)點智諦,有集成灶和冰箱,中間渠道大約有60%的毛利,加盟的前提是要開店。

“我們是按城市進行招商,你代理我們的門鎖,我們其他的產品你也有經銷權,都可以自由拿貨,發(fā)展到今年年底我們大概會有200個產品SKU,這個路線有點像小米多品類覆蓋,我們也在做整個智能家居的平臺生態(tài),產品品類多了對于線下經銷商來說利于增加復購率,我們還打通了蘇寧、國美、紅星美凱龍等渠道合作,代理商可以入駐這些賣場?!?/p>

關于行業(yè)都在做的晾衣架和電動窗簾品類,優(yōu)點智能的大區(qū)經理認為,“這都是剛需嘛,比如晾衣架烘干殺菌、窗簾自動化,我們都可以通過遙控、APP或者智能音箱進行控制,首先要有銷量咱經銷商才能活下來。真正系統(tǒng)化的產品,說實話,目前消費者接受程度偏低。”

具體方案和服務落地,基本是通過培訓經銷商、代理商團隊去覆蓋,“安裝這個不難,產品已經內嵌智能模塊了,不需要單獨開發(fā)什么,互相連接很簡單,都是成品。”

除了C端市場,優(yōu)點基于智能門鎖還衍生了一套B端社區(qū)安防的系統(tǒng)?!拔覀兂酥悄苡耙魶]有,其他都有,必須得做大平臺,你只做一樣東西太單一太局限了?!?/p>

這樣的大生態(tài)大平臺概念背后,讓人們忽略了優(yōu)點只是一家2017年(官網顯示)才籌備成立的年輕公司,在其激進的布局之下公司發(fā)展質量如何值得關注和思考。

智能家居傳感器.jpg

綠米的大區(qū)經理表示并不認同這類產品代理,經銷的招商方式,同樣是開店,綠米想在線下打造更多的體驗店和服務商,賣全屋智能體驗,當然,加盟方式是首先開一個體驗店。

“我們核心的東西不是各類傳感器、開關等零碎產品,這些用戶看不懂,核心是我們的體驗間,用戶在里面能直觀感受到什么是智能家居,他想要什么功能,我們通過一套產品方案幫他實現就行了,所以綠米做的才是真正的全屋智能?!?/p>

開這種體驗店能賺到錢么?綠米的大區(qū)經理表示,被動銷售肯定不行,目前智能家居還處于一個低認知階段,需要通過渠道合作、異業(yè)聯盟、小區(qū)宣傳等方式主動營銷,這個階段95%的市場還是一片空白,而且綠米主要是針對廣泛的C端用戶在做產品,產品套裝定價也壓縮到了極低。中間的毛利大概有60%上下,包括產品利潤和服務費等。

“我們線下目前只保留了服務商這種形式,產品代理經銷的方式取締了,現在重點是做全屋智能的方案設計、安裝調試和售后,真正致力于智能家居落地,我們是首創(chuàng)?!?/p>

目前很多智能家居廠商其實在從地產渠道推項目落地,拿大單賺快錢,對此,綠米的招商經理揭露說這條路徑存在很大弊端,沒有從用戶需求出發(fā)。

“很多友商和地產商合作推業(yè)務規(guī)模,最便宜的入門級4-6萬元,并且高收費,高中間利潤,但很多都不是自己的產品,整合體驗較差。項目做完用戶不需要,甚至有些還造成地產商、物業(yè)跟業(yè)主之間的矛盾。我們這邊三居室套餐標配1.5萬元,2萬元基本就是頂配了,別墅4-5萬元也基本覆蓋,目的就是讓有房子的用戶都能用得起智能家居,甚至是租房人群,產品拆裝也很方便。”

而開設一家綠米體驗店的成本投入不菲,建店之外,總部統(tǒng)一設計、主材裝修,大概每平米2000元左右費用,包括軟裝硬裝,統(tǒng)一形象。而根據城市級別,有質保金和首批提貨,一線城市大概30萬元起步,二線城市大概20萬元起,店面裝修、租金以及人員配備等都需要“加盟商”自己承擔費用。

“家裝就分為硬裝、軟裝和智裝,軟硬裝再怎么改就那個樣子,但是一有智能這個體驗就瞬間提高逼格,消費者用著方便,住著也舒服,用戶進入這家店轉一下就能完全了解什么是智能家居,我們前裝、后裝、老房子都能做,這是方向?!?/p>

全屋智能方案模型.jpg

在這樣的方向下,相比各類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的花式打法,一些行業(yè)龍頭并沒有突出的亮點,優(yōu)勢也只能分品類看賽道來體現,比如海爾強項是家電類產品,但智能家居和全屋智能集成,從筆者實際的感官體驗而言,并沒有領先或者超前同行的突破。

雖然海爾品牌知名度大,營銷勢能強,有集團實力和可信賴度,但真實的落地體驗不敢恭維。

“我們集團今年從青島海爾更名海爾智家的戰(zhàn)略意圖就是要搞這些東西,海爾已經連續(xù)10年在智能家居行業(yè)里品牌排位第一。”面對一些智能家居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的喧囂,海爾智家的工作人員有些不屑,表示海爾正在通過現有的集成店、專賣店、社區(qū)店,升級到現在的智能體驗店,不久后在任何一家海爾的店都能體驗。

不過類似“品牌排位第一”、“首個”、“首創(chuàng)”等標簽,在智能家居行業(yè)中正在不斷失去含金量和權威性,淪為濫用的詞匯。相比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的開店加盟,海爾的加盟費更貴一些,從小型體驗店到旗艦店的檔次不同,籌備建店的成本大概40萬左右到上百萬不等。

“加盟后的銷售、技術都有專門培訓,給用戶推一套差不多的方案大概7、8萬元一套,C端和住宅、商業(yè)地產項目都可以做,主要看配置了,現在基本能有一半以上利潤,再過幾年就不好說了。”

縱觀這些廠商們的基本套裝方案,大概都是通過一套智能門鎖、攝像頭、開關面板和各類水浸、氣體、溫濕、紅外傳感器以及電動窗簾、晾衣架、智能鏡等產品,實現室內的燈光控制、產品聯動、情景模式或安防系統(tǒng)等,也可以接入控制中央空調、地暖、新風等產品,基本無差異化。

但好不好用、耐不耐用就等著時間檢驗,先推業(yè)務,反正用戶是最終買單者。

目前大小品牌魚龍混雜,大多都在試水拓展加盟商和經銷商開店,經營成敗大程度上取決于,廠家對加盟門店的管理深度和運營策略,很多粗放式管理的廠家更像是在通過這種方式賺取加盟費和服務費,表面大家有錢一起賺,但背后沒有精細化運營和管理扶持機制的廠家就是在耍流氓。

智能家居的“偽裝”

互聯網家電這兩年快速興起,線下拓展速度兇猛異常,低價套裝成為營銷利器,概念塑造能力比技術創(chuàng)新能力更勝一籌。

云米一位大區(qū)經理表示,2014年公司成立至今,云米不僅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,還全國拓展了2000多家線下店,目前圍繞凈水系統(tǒng)、廚房、客廳/臥室、衛(wèi)生間等各場景都可提供整套智能家電設備解決方案,實現去中心化的全面互聯互通,在家電領域打出了一種新概念。

“什么產品都做才能互聯互通,你可以看看我們的產品,再去看看海爾、美的的產品,你就能明白差異化在哪里,哪個才是趨勢才是未來?!泵慨斢腥藛栐冊泼缀蛡鹘y(tǒng)家電巨頭比起來有什么優(yōu)勢的時候,云米的大區(qū)經理都會把這樣的全屋互聯網家電概念重復一遍。

云米互聯網家電.jpg

但概念和智能互聯體驗之后,最終還會被問到核心問題:怎么賺錢?云米的大區(qū)經理表示,家電企業(yè)里除了美的,云米的產品品類最全,現在主要以開專賣店的形式,最低要求要有120~150平方的地方進行體驗店打造,門店投入大概在30~50萬元,總部會負責培訓建設零售團隊和安裝售后。

主要的利潤點來自零售,采用門店體驗+工廠直發(fā)的模式,云米互聯網家電的零售配套率很高,一般家庭過來買一套大概2~3萬元,平均的毛利點在30%~35%之間,這一套包括冰箱、洗衣機、煙灶、凈水機、熱水器、烤箱、掃地機器人等,云米會通過一些區(qū)域或全國性的市場營銷活動來提振市場聲量,剩下的就看門店自己的日常管理和操盤營銷情況。

“你們成立沒幾年,這么多產品是貼牌、代工還是自研生產啊?”不少有意向的經銷商對云米產品的真實技術能力和產品質量存疑,而這類問題,通常都會被巧妙地回避。

“這個不是重點,重要的是我們的品牌統(tǒng)一叫云米,產品可以當傳統(tǒng)產品用,并多了一個智能互聯的亮點,最重要的是價格,別以為智能很貴,我們做到了很便宜,說白了,電器類的產品大家做的都一樣,產品本身差不多,就是品牌推廣的問題。我們的價格比傳統(tǒng)品牌還要便宜,傳統(tǒng)的電器雖然品牌硬一些,大一些,但是現在家電都是智能化趨勢,線下我們的產品是很好推的。”

按套賣家電真的可行么?答案是不按套賣更不行。這位云米的大區(qū)經理表示,家電市場原先很固化,現在一個客戶很難抓,你抓住一個客戶不盡量填滿其需求那就給別人機會了,現在所有做智能家居生意的都這樣,恨不得把顧客所有可能需要的東西都賣給他。

云米在一線城市與家電巨頭的PK可能不占太多優(yōu)勢,但是三、四線城市中的門店業(yè)績都在快速增長,來自下沉市場的消費力量正在崛起,這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市場機會。

從行業(yè)來看,互聯網電器低價套裝競爭策略,雖在市場和業(yè)績增長上有一定優(yōu)勢,但對整個行業(yè)來說無疑不是良性循環(huán),畢竟,電器這種實體產業(yè)的健康發(fā)展不是靠互聯網概念驅動和支撐,真實的技術含量和產品品質才是重點。

全屋智能產品.jpg

撕掉“偽裝”,智能家居還剩什么?

無本質差異化和低價競爭的氛圍在整個行業(yè)蔓延開,留給消費者的是一片迷茫。

為什么行業(yè)同質化如此嚴重?一位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智能家居如今的市場現狀最大的問題其實不在于技術發(fā)展,新技術只是催化劑,會很快得到普及,關鍵在供應鏈,廠家只要把供應鏈的問題解決,什么問題都好說,而供應鏈問題目前有不少專門的方案商整合,OEM和ODM產業(yè)鏈也非常完備,所以整個智能家居產業(yè)下游廠商的入局門檻再次降低。

而當行業(yè)的進入門檻降低,玩家就會激增,各路廠家的產品和方案如果做不出太大差異化,又會陷入同質化的價格戰(zhàn)和比拼開店規(guī)模,幾乎走不出新的路徑來,大把的精力和金錢會砸向品牌宣傳和渠道建設。最后落地,智能家居反而不是門高科技生意,更像是開店驅動、服務型的業(yè)務。

智能家居從單品到多品,多品到全屋智能,一場無邊界的線下混戰(zhàn)打得很是糾結,光鮮的一面是宣揚生活方式的高級感和便捷度,講的是未來趨勢,晦澀的一面是野蠻拓荒與夸大其詞,各家活的并不體面,產品和方案深陷同質化、抄襲、價格戰(zhàn),同行互相嘲諷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。

廠家吹捧起概念后,將大把的資源投入到拉攏線下招商、加盟、開店和所謂的規(guī)模擴張上,“風口論”、有“錢”景的說辭充斥著行業(yè),造概念和炒大概念的企業(yè)比比皆是。

“前景是有,但就算你把市面上所有的產品都進個遍,放在店里守著也沒用,生意還是要出去跑,這一行你別說什么技術難點,現在市場不是很規(guī)范,家庭用戶還比較少,用戶也不清楚誰好誰壞,不存在什么品牌不品牌,最后就看你專業(yè)不專業(yè)?!币晃徽猩倘藛T如是說。

智能家居這門生意褪去科技與智能的外殼后,變得光怪陸離,賺快錢的浮躁心態(tài)正在將所有跟風者裹挾其中,走向一片狼藉。

風口之下,泡沫之中,真正能沉下心來投入產品創(chuàng)新和技術突破的智能家居企業(yè)愈發(fā)難能可貴,或許正因如此,也才更有機會從這片狼藉中突圍。